-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13 点击次数:106
"以前看病总怕麻烦,没想到这次住院比在家还舒坦!"在信阳一五四医院住院的老兵李建国逢人就夸。这位罗山县老兵被肠息肉困扰多年,这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就诊,结果发现连挂号费都不用掏,直接被引导到专属窗口。
走廊里飘着消毒水味道,李建国却闻出了不同的气息。护士站旁"老兵优先"的标识牌擦得锃亮,病房里崭新的毛巾叠成豆腐块,沐浴露特意选了不伤皮肤的老牌子。"连牙刷都是软毛的,这些小细节真戳心窝子。"他摸着军绿色的被角感慨。更让他意外的是,住院费用在医保报销后还能再减10%,算下来比普通医院省了小五百。
其实这份用心早有渊源。作为前身是部队医院的老牌医疗机构,一五四医院的走廊里至今挂着八十年代军医接诊的老照片。2022年设立为军服务办公室时,护士长王芳特意把爷爷的抗美援朝勋章摆在办公桌上,"看着它就记得为谁服务"。
门诊大厅最显眼处,优惠政策写得明明白白:军属体检打七折,重点优抚对象胃肠镜检查便宜四成。有个细节挺有意思——政策展板右下角特意标注了夜间咨询电话,值班医生说常有老兵半夜来电,都是年轻时站岗落下的失眠症。
糖尿病退伍兵张胜利的账单最能说明问题。5455元的总费用,医保报完还要自付2110元,在这里直接减到1699元。"相当于每天少花二十块药钱,够给孙子买两罐奶粉了。"老张攥着缴费单的手有点抖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医院每年从运营经费里硬挤出两百多万做的补贴。
今年二月挂上"拥军医院"的金字招牌后,变化看得见摸得着。门诊楼专门辟出的"老兵驿站"成了热闹地儿,孩子们在滑梯上嬉闹,家属们边充电边看电视等候。护士小李发现个有趣现象:老兵们在这更愿意唠家常,有位抗美援朝老兵甚至把珍藏的军功章都带来了。
未来的规划更暖心。家庭医生要上门建健康档案,服务中心要开专门窗口,连突发疾病都有快速接诊通道。副院长刘洋说起个细节:有次巡房看见老兵把药片掰成两半吃,后来所有药房都备了分药器。"守护英雄不能光喊口号,得细到分分厘厘。"
看着电梯里"现役军人及家属优先"的提示语,想起门诊大厅那面写满签名的锦旗墙,忽然明白这家医院的温度从何而来。当社会热议"该不该设军人优先窗口"时,这里的白衣天使用行动给出了答案:善待保家卫国的人,本就应该像呼吸般自然。
这样的医院,您觉得该不该多来几家?欢迎在评论区说说您的看法。